文章目录
因瓦合金(Invar Alloy)是一种铁镍基低膨胀精密合金,其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镍价波动、加工方式、规格尺寸、采购数量及是否为进口料等。由于含镍量高达 36% 左右,因瓦合金的市场价格普遍高于普通不锈钢和碳钢。目前在国内市场上,因瓦合金的售价大致在每公斤 220~350 元之间,折合每斤约为 110~175 元。

影响因瓦合金价格的主要因素
1. 原材料价格:因瓦合金中镍的比例较高,镍价每上涨 1 万元/吨,都会直接推高合金成本约 8%~12%。因此,当国际镍价上升时,因瓦合金的价格也会同步上涨。
2. 生产工艺:因瓦合金需进行真空冶炼、精确控温、退火热处理等多道工序,工艺复杂度高于普通不锈钢。不同厂家在熔炼设备和质量控制上的差异,会使价格相差 20% 左右。
3. 形态规格:板材、棒材、带材、丝材价格各不相同。以 4J36 为例:
| 产品形态 | 规格范围 | 参考价格(元/公斤) |
|---|---|---|
| 棒材 | φ10~φ100mm | 230~300 |
| 板材 | 1~20mm | 240~320 |
| 带材 | 厚度 0.05~0.5mm | 260~350 |
| 丝材 | φ0.2~1.0mm | 300~400 |
不同牌号的价格差异
因瓦合金根据膨胀系数要求不同,常分为 Invar 36、Invar 32-5 和 Super Invar 等几个牌号:
— Invar 36(4J36):最常用,价格约 220~300 元/公斤;
— Invar 32-5(4J32-5):膨胀系数更低,成分控制更严,价格约 260~330 元/公斤;
— Super Invar(超因瓦):含少量钴,热膨胀率几乎为零,价格通常在 350 元/公斤以上。
国产与进口的价格对比
国产因瓦合金(如上海有色金属、抚顺特钢、宝钢特材等厂家生产)在性能上已能替代进口料,且性价比更高。进口因瓦(如美国 Carpenter、法国 Aperam)因材料均匀性更优、磁性能更稳定,价格约高出国产料 30%~50%。
例如:
— 国产 4J36 棒材约 250 元/公斤;
— 进口 Invar 36 棒材约 360~400 元/公斤。
批量采购价格参考
1. 零售(1~10公斤):通常为市场挂牌价的上限,约 300~350 元/公斤;
2. 中批量(50~500公斤):可议价至 250~280 元/公斤;
3. 大批量(500公斤以上):部分厂家可做到 220 元/公斤左右。
市场应用对价格的影响
因瓦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件、液化气储罐、光学设备及计量仪器等领域。随着 LNG 储运和卫星制造需求增加,因瓦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走高,导致价格总体呈稳中上升趋势。
采购建议
1. 选择有真空熔炼与精密退火能力的厂家,保证膨胀系数稳定;
2. 若用于精密光学或电子封装,应优先选用经过磁性稳定处理的 Super Invar 材料;
3. 批量采购可提前锁定镍价或签订长期供货协议,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。
综上所述,因瓦合金的市场价格主要取决于镍含量、生产工艺及规格尺寸。目前平均价格约为每公斤 220~350 元,折合每斤 110~175 元。在国内采购时,国产 4J36 性能稳定、价格合理,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。











